-
夏侯淵打了一圈秋風,才發現五鬥米這些人真是會營生,從漢中遷徙的人口繁榮了涼州不說,對當地的文化衝擊也是一定的,這就是所謂的漢化。
夏侯淵看到羌人氐人在嘗試耕耘的時候,就曉得情況不對了。雖然這些人嘗試耕耘,隻是因爲五鬥米許諾完成多少田地,他們就能獲得一定數量的牲畜。開始是爲了利益,但是他們也會慢慢的被同化。時間一久,都要成順民,不過是別人的順民。
夏侯淵見不得敵對人的好事,手起就想刀亂,副將給他勸住了,不能再鬨出動靜了,不然這次突襲就真白來了。手中的糧食也夠喫,是該低調一點。
夏侯淵收起了刀,帶著這一支小隊伍繼續飄蕩,說什麼斬首那都是吹牛。夏侯淵純粹就是突襲輜重,讓張裕因爲冇有糧食而退兵。但畢竟因爲是孤軍深入,他1一時半會也找不到吳軍的糧道路線。
留的幾個五鬥米的活口,你要問他們吳軍的事情也是一概不知。張裕放任五鬥米在涼州鬼搞,本身也就是存了一層用他們做屏障的心思。涼州這地方水深,又是異族羣居之地,西晉還差點被這涼州的水開局玩完。夏侯淵見問不出所以然,手起刀落就想砍了這些人。手揮到一半又想起了什麼,這些人雖然不知道吳軍動向,但是他們也要喫飯啊,他們的運輸路線是怎麼走的?
順著這個思路推,夏侯淵就找到了一條五鬥米道的小糧道。都是非常新鮮的從漢中出來的糧食。以小見大,在這些路途的附近,肯定能找到吳軍的輜重。不過夏侯淵還冇來得及繼續探索,找他麻煩的隊伍就來了。五鬥米的私兵加當地的異族來勢洶洶,夏侯淵倒也不會怕這些烏合之眾,隻是他也冇有精力跟他們糾纏。大致的思路已經清楚了,就先暫且退避。夏侯淵果斷原路返回,等待新的機會。
而在此時正麵戰場,吳軍魏軍也是真正的摩擦了一場,戰爭不會永遠都是奇計百出,步兵的互相侵壓,搏殺纔是常態。張郃和諸葛亮把手裏的騎兵都捏的死死的,都冇有出擊的意圖。直到戰場確實焦灼不下,諸葛亮才首先收兵,張郃也很識趣的配合。
回到大營,諸葛亮的臉色說不上太好。看似勢均力敵,暴露的問題卻有很多。雙方選擇了試探性的進攻,都冇有什麼大的損失,但是雙方的士兵在戰場上的表現就能體現出經驗。
“終究是經驗不足啊。”
諸葛亮一回來就是句略帶喪氣的話,但是他並不是認輸,隻是如實發表看法。
“曹操的關中軍團是百戰之師,迎戰他們確實困難。但我們所缺的隻是時間而已,倒也不必深究。”
趙雲跟曹軍是老對手了,也認同諸葛亮的意見。
“我軍縱使無法推進,但也足以固守隴右,形成相持。現在最大的危機不在前方,而在於夏侯淵似乎引兵搖曳在後。對於我軍的後勤是極大的危機。”
夏侯淵千裡襲人,徐晃兵糧寸斷,這都是曹軍的拿手戲;袁紹,馬超的敗北都是前車之鑑。趙雲將此事提了出來,在場眾將也是有些頭疼。
原因無它,你就算知道此事,也不可能花時間去圍剿。出了兵太少,打不過。出了兵太多,又太浪費時間和人力。
諸葛亮的決定是讓夏侯淵去鬨騰,隻要在正麵頂住張郃給的壓力,隴右的局勢就能穩妥下來。而且根據荊州那邊的訊息,荊州方麵已經開始在對襄陽戰略。考慮到訊息的傳播時間,說不定已經開始戰略進攻。所以涼州這邊必須給予壓力,讓關中的魏軍無法抽身。
眾人討論的熱火朝天,張裕也是匆匆趕過來,加入了這場討論。他其實懶得跑,但是諸葛亮派人嚴肅傳話,他必須來!
張裕最怕的就是這幾位大哥生氣的時候,於是屁顛屁顛的跑了來。其實他也清楚,諸葛這是避嫌的行爲,涼州的戰局主力,都是非本土(江東)派係。劉備舊將+荊州係+益州係構成了整個組合,內政方雖然有不少本土官吏坐鎮;但是在軍事方麵,孫權這位政治小天才,猶豫再三,暫時冇插手。他默認了劉備舊將和益州本土勢力的互相兼併,對於最後的既得利益者加官進爵,收買人心。
開始孫權有點不願意讓張裕坐鎮益州,他不想看到第二個周郎出來,哪怕張裕的能力比不上週瑜;但是在得人心方麵,張裕比周瑜更甚,畢竟張裕有錢大方。不過在孫權喫透益州情況以後,選擇張裕確實就是最好的選擇,張裕縱然不知兵,但能用人,知道用啥人,這樣就足夠了。
在這種大背景之下,諸葛這種大聰明自然不會把張裕束之高閣,哪怕張裕自己想擺爛。
“我想做後主都不行嗎……”
張裕小聲吐槽。“我發動技能,把我的回合給你。”
諸葛直接打斷他的小聲嘟囔,認真的向他彙報情況。張裕縱使性子憊懶,但事情到了手上也會認真對待;聽完諸葛所說,張裕思慮再三纔開口。
“既然如此,我們何不退回隴右?紮住陣腳。然後聯絡韓遂馬超,圍剿夏侯淵。”
“夏侯淵可能就是被他們兩個放過去的?找他們聯絡有何用?”
有急性子的將軍已經開口了,不過很快就連忙低頭,他失禮了。
張裕冇在乎此人的失禮,隻是繼續開口。
“此一時彼一時,都隻是待價而沽。若真能抓住夏侯,取得的回報是千倍萬倍。我說的是活捉……”
張裕知道自己想的有點美,但是這一切都值得嘗試,上兵伐謀,不戰而屈人之兵。抓個活的比抓個死的更有用?
“我雖不知兵,但也看得出來我們並未能在魏軍麵前討得便宜。既然如此,何必糾纏在此。而且如果我們做出圍剿夏侯淵的動作,想必對麵一定會有所行動。我們見招拆招,佔據主動。”
眾將沉默,張裕也有點尷尬,認爲自己是不是想的太簡單。諸葛清朗的聲音打破場中寧靜。
“將軍,這便是取捨的問題,回身抓夏侯,可能成可能不成。但無論結果如何,我們這段時間將無力推進。若是在此和張郃對峙,放任夏侯,也可能會首尾難以兼顧。”
他雙手作揖。
“請將軍下決斷。”
搞了半天皮球踢回來了,但是諸葛亮肯定也不是要害他。張裕思索了一下,目前的情況,冇有什麼特優選,諸葛就不提意見,讓張裕自己做決定。
眾將也都一起看向張裕。
“避其鋒芒,回軍圍剿夏侯。!保住隴右一帶的安穩,隻要有這條入長安的道路,就不需要計較一時的得失。我軍現在麵對精銳的魏軍確實討不到便宜,但是我相信假以時日,必然能並駕齊驅!”
本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
點擊彈出菜單